小明的同学小华最近得了“肺结核”医院住院治疗。学校要求小医院做PPD皮肤试验。结果小明的PPD皮肤试验阳性,为此小明的父母非常担心,小明是否得了结核病?
结核菌素皮肤试验(TST)是传统的结核病细胞免疫诊断方法,基本原理是根据患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4-8周后可产生致敏淋巴细胞,当皮肤再次接触到结核分枝杆菌抗原后则出现红斑、硬结反应。PPD中文为“纯蛋白衍生物”,现行的TST多采用PPD,所以称为PPD皮肤试验。
PPD皮肤试验阳性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:
1.卡介苗(BCG)接种后反应
2.潜伏结核感染
3.活动性结核病
如果是BCG接种后或潜伏结核感染,大可不必在意。只有活动性结核病才需要治疗。那么如何判断呢?
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常作为结核感染率的流行病学指标,也是卡介苗(BCG)接种后效果的验证指标,对儿童结核病有一定的诊断意义,但对成人结核病的诊断意义不大,因为我国是结核病高疫情国家,城市成人结核病感染率可达80%,而且我国又是新生儿BCG普种国家。所以,一般来说,PPD试验阳性,只能说曾经感染过结核,或者进行了BCG接种,而不能说就有活动性结核病,后者需要更多的证据支持。
事实上,大约90%感染了结核菌的人群终生不发病,仅有10%发病,其中有一半人群是在感染后0.5-2年内发病,另外一半人群则是在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发病。这10%的发病患者,大概都是免疫力低下、或合并其他基础疾病(比如糖尿病、矽肺、白血病等)及营养不良者。
即使是PPD强阳性,也只能作为诊断的参考依据,并不能就此做出活动性结核病诊断,抗酸杆菌培养才是最重要的依据。但仅有30%-40%的结核病人的抗酸杆菌培养为阳性,剩下的60%-70%均为阴性,所以这部分患者要充分结合临床表现、影像学、血沉、PPD试验、结核抗体等综合考虑。
当然,PPD皮内注射后48-72小时观察结果,若为强阳性,且伴有低热、消瘦、关节痛、血沉增快等则对诊断有一定提示作用,应进一步全面检查,千万不能马虎。
小明仅仅是PPD皮肤试验阳性,无发热、咳嗽等症状,胸部CT检查正常。小明出生时接种过卡介苗(BCG),所以小明的PPD皮肤试验阳性是卡介苗(BCG)接种后反应的可能性大,也有可能是结核潜伏感染,但无活动性结核病的依据,目前无需特殊处理,所以小明的父母就不必担心了。
你可以选择潜水
你可以选择飘过
你更可以选择停下脚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