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雾山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温州最美徒步路线之一既有丰富人文传说, [复制链接]

1#
北京哪个医院对白癜风治疗有效果 https://wapjbk.39.net/yiyuanzaixian/bjzkbdfyy/bdf/
文图:天高云淡天行有常,冬去春来。惊蛰之后天地雷动,预示着万物复苏,惊蛰是春天的开始,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气之一。3月9日,天气晴好,我们一行15人从台州自驾至乐清,开启农历龙年后的首次徒步。是日,我们从东岙村水库出发,翻过四十九盘岭,经能仁寺,观赏燕尾瀑后,再穿过筋竹涧古道,最后回到东岙村,全程约9公里。四十九盘岭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梁琳摄四十九盘岭,又名丹芳岭,开凿于北宋年间。自古以来,即是从芙蓉入雁荡的必经之路,古道全程2.4公里,块石为基,明代朱谏在《雁山志》里写道:“一名四十九盘岭。在能仁寺西入西内谷,寺在岭下。岭路盘转四十九折,山极陡峻,故名。”古道起点原系岭脚的会峰寺,岁月变迁,会峰寺至山脚的古道被水泥路代替,现起点为东岙山塘水库。拾级而上,古道宽阔平缓,虽历经千年,古道依然保存完好。古往今来,它的最主要功能就是官方驿道,承载着芙蓉岭一带百姓往返于雁荡山的交通需求。复而往上,古道迂回曲折,盘旋而上,四十九盘果然名不虚传。但好在上升坡度平缓,并不陡峭,而且每一盘跨度不大,清代诗人袁枚在《过四十九盘才到雁山》诗中写的“四十九盘岭,盘盘饮上大。不教双足苦,难到万峰巅。”可惜我们自始至终,都没有体会到这意境,想想也是,海拔仅仅米的岭高,怎么能有万峰巅的高峻气势呢?诗人之言,未免言过其实矣!古道两旁遍植红枫,秋天时就是一条红枫古道,现在枫叶还未长芽,但山峦依然绿意盎然,郁郁葱葱。南宋乐清才子王十朋曾咏有《七绝·丹芳岭》:“携手丹梯语话长,不知身到碧云乡。行人相见如相识,赠得岩花十里香”。可见古时岭上即是草林葱茏,山花芬芳。王十朋作这首诗时,正是南宋绍兴十九年,公元年8月,时年37岁,他第五次离家,从四十九盘岭出雁荡,赴临安太学。八年后即绍兴二十七年二月二十一日殿试,王十朋被宋高宗亲擢为状元,授承事郎,任绍兴府签判。致仕后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,成为南宋初期的著名政治家。雁荡山七贤祠,王十朋就列名其中。盘旋而上,行将到山顶处,有一汪泉水,水流不大,似从石缝里流出,如半开半合的水龙头。巧的是一旁还备有水勺,领队的山水里岙当即拿起,直接盛了一勺喝下,入口清凉甘甜,正好解渴!行至岭头,原有一处古驿站,古时供路人歇脚、躲雨,现已破败倒坍,石墙头上爬满了藤蔓,墙根掩埋在杂草和树丛之中,使人叹息不已!不知何时才能复原当初模样?古道在此处出现分岔路,左行去往能仁村,右行去往麦西村。左转下行,古道仍然平缓曲折,二十分钟即至能仁寺。能仁寺是雁荡山十八古刹中规模最大的一座。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(公元年),盛于南宋。能仁寺在雁荡山的诸多寺院中,处于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,四十九盘岭、筋竹涧与西岭三条古道均通达至此。能仁寺沉淀着丰厚的历史底蕴,虽屡遭兵燹衰败,但寺院屡毁屡建,1年,能仁寺再一次重建,历时7年,基本恢复宋时风貌。能仁寺东北,有瀑布名曰燕尾瀑,此水从大龙湫而来。我去年曾到访过雁荡山的龙湫背,龙湫背溪流在连云嶂跌下悬崖,形成著名的“天下第一瀑”——大龙湫瀑布,瀑布跌下悬崖后汇入锦溪,绕经西龙门,触石分流而下,状如燕尾,燕尾瀑之名副其实矣!燕尾瀑泄下的瀑水,经霞映潭穿过西龙潭门,流入东南峡中,并汇聚无数细流成筋竹涧大溪,蜿蜒6公里,向南流入芙蓉港。这涧上的古道,便是筋竹涧古道!这是一条从芙蓉镇筋竹村通往雁荡镇能仁村的民间古通道,原为溪涧山峡,早在余年前的南朝刘宋年间,时任永嘉郡太守的谢灵运,就走过这条涧谷,并留下了诗篇《从斤竹涧越岭溪行》,这首山水诗历来为人们所传诵,筋竹涧由此名声远扬。遥想当年,谢灵运初涉此涧,必定是越岭溪行吧!如今,以前的古道经过整修,非常好走。两岸峰峦险峻,沿着古道,碧水、奇岩、飞瀑、石桥,一一入目,走路就是观景,一步一景,步移景异。“猿鸣诚知曙,谷幽光未显。岩下云方合,花上露犹泫”。山谷仍然幽深宁静,但彼时的猿声却已经听不到了。“逶迤傍隈隩,迢递陟陉岘。过涧既厉急,登栈亦陵缅”。道路弯弯曲曲,但爬上栈道就可以凌空面对高深的山谷。“川渚屡径复,乘流玩回转。苹萍泛沉深,菰蒲冒清浅”。溪谷沙洲时直时曲,弯来拐去,但最奇的却是深沉的水潭呀,碧绿如翠,水生植物从清浅的水泽里伸出枝叶来。这不愧为雁荡山最美的一条徒步路线,回想我们今天走过的路程,前半程古道有着丰富的人文传说,后半程古道藏着雁荡山绝美的山水风光,而这两条千年古道的交汇处又是历经沧桑的千年古寺,值得人生中去走一次。徒步,不需要理由。我们因一种同样的兴趣聚在一起,这一天,我们放下工作压力,放下生命里的责任,当山风吹过山野,汗水浸透的瞬间,一切都那么痛快、自由。我们只是我们自己!后记:雁荡山天下奇秀,素来就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,开山凿胜始于南北朝,兴于唐盛于宋,最喜的是山中古道众多,令人百走不厌。本次徒步里程超过9公里,但累计爬高不到米,可以说这条徒步路线适合大多数人,且沿途景色优美。车子可以先停一辆在终点筋竹村西北2公里处,再从东岙村开始徒步,这样回来的时候可以乘车回东岙村,否则要走7公里的雁楠公路。而且从能仁寺到筋竹村,一路顺着溪流而下,海拔越走越低,不累!此行的唯一遗憾,就是四十九盘岭,岭上的杜鹃花还未盛开,它的花期要到四月份。#温州古道#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